聚焦“多场融合”:儿童本位下“悦·动·足球”特色课程研究的实践探索
常州市天宁区丽华第三幼儿园 王万平
摘要:基于儿童发现与现场,将游戏和足球元素有效结合,用课程游戏化的视角让幼儿了解、感受、喜欢足球,协调动作发展、强健体魄,培养良好品质。聚焦“多场融合”,本文从“课程孵化有起点、课程现场有支架、课程对话有审视、课程轨迹有撬点”四个维度全面系统地概述了儿童本位下“悦·动·足球”特色课程的实践探索之路。
关键词:多场融合;儿童本位;课程游戏化;实践探索
追随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我园多次围绕“悦·动”运动主题特色课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形成富有园所特色的足球课程研究中,[1]从运动场到游戏场,互动场到留白能量场,幼儿在场际间的游戏轨迹中,我们以儿童为本,结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围绕“生动、有趣,多样化”背景下的“悦·动·足球”特色课程,展开了详细的课程实践探索。
一、“运动场”下三需融合,课程孵化有起点:
1.顺应儿童的“问题场”,生发课程内容
开学初孩子们主动提到今年的世界杯将在卡塔尔举行,表示非常喜欢足球,大家对足球运动游戏也充满了期待,晨间户外足球场、足球普及课、教室班本化足球课程素材也都聚焦了儿童的生长力。在户外运动游戏场上,我们看到一群小小足球爱好者们奔跑着、追逐着,满是汗水的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每次运动回来有聊不完的话题。“我们在晨间户外活动可以玩哪些足球游戏?”“我们能不能以小组为一队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赛,看看哪一小组可以得第一名。”“足球可以和平衡木一起玩吗?”原来,孩子们的喜欢已经生发了新的的课程,在已有课程的基础上,原来足球课程不仅要“动”起来,还特别需要孩子“悦”起来。
2.拓展教师的“经验场”,构想课程方向
盘点幼儿对足球已有的经验、足球游戏开展的问题导向以及幼儿深层次的发展需求,我们设计了针对幼儿在户外开展足球游戏情况的调查表,并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和访谈。我们获悉孩子们心中的足球活动就是踢球、比赛,另外怎么样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引导孩子的深层发展,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中收获成长?大班的孩子对于足球的认识是不是应该有更深层次的转移性活动呢?教师又该如何引导?课程的开展又如何在孩子近距离接触足球、锻炼腿部肌肉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加强各关节的稳固性和灵活性,变得富有特色?于是,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我们和孩子一起,深入足球特色课程的所有相关活动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关注孩子们身边鲜活的资源,创新足球项目课程的组织方式,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
3.铺垫园所的“文化场”,拓展课程资源
我园成功创建成为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幼儿园足球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给予了儿童关于足球的完整体验--“生动、有趣,多样化”,调动多种感官去探索足球带给儿童的好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的发展,让幼儿在足球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我园作为体育特色幼儿园致力于探索实践《基于儿童本位,优化户外足球活动》课题项目研究的有效途径,建构了包含阳湖拳、亲子徒步、体育节等特色活动课程,借力《从“运动场”到“游戏场”——基于儿童游戏体验的幼儿园户外体育自选活动探究》的项目研究,以游戏化的方式优化着幼儿园足球特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铺垫此次足球特色课程的相关游戏资源,我们聚焦晨间户外游戏活动和班级区域游戏资源,充分挖掘儿童视角下的足球元素,拓展课程资源,让运动与文化相融,最终形成幼儿园独具特色的足球文化。基于此,儿童本位下“悦·动·足球”特色课程也借力生发。
二、“游戏场”下拓展支线,课程现场有支架:
(一)夯实理论,厘清课程主线
我们围绕幼儿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现状、价值、策略、内容设计、评价等方面收集学习资料,通过知网、维普、万方等网站进行文献查找,进行了数据整理,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共同梳理出有价值的内容。课程实施前,我们需要倾听幼儿、教师、健康足球小组在“生动、有趣,多样化”背景下的“悦·动·足球”特色课程实践中的思考,孩子想要什么?教师实践中有哪些困惑?在学习了《学前儿童健康领域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人类动作发展核心经验》、《幼儿园领域经验与教育建议》、《幼儿足球全域课程》后,儿童和教师心中的课程支架又是什么样的?带着问题和思考,我们开展了课程书籍阅读沙龙教研活动,提升了老师们对于理论学习的热情,撰写心得体会的同时也进一步领会到了课程游戏化背景下足球特色课程的精神体现。
(二)盘点资源,丰富儿童体验
我们发放民间游戏调查问卷向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搜集足球活动的种类和玩法,通过每天的晨间游戏表征图和户外游戏观察记录中选取可用的素材和盘点可用的器械材料。随后我们按幼儿的年龄进行了分类,分为适合小班、中班、大班的游戏,我与此同时开展足球特色课程筛选的园内课程审议并将资源包分发给各班,逐级筛选班内所需的课程审议内容。
审议后将幼儿喜欢的民间游戏融入足球运动,改编成足球游戏,在游戏中感受足球运动的快乐。如大班游戏《足球碰碰乐》中,选择民间游戏“打弹珠”,然后在不改变原先游戏的内容前提下加入射门、带球元素,让孩子带球绕过障碍物,通过障碍物后以传球的方式把球带入洞,也可以以射门的方式去撞击其他的球,让游戏既好玩又起到让孩子陶情冶性、强健体格的作用。
融入的过程随之渗透。在主题活动中渗透足球元素,让足球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幼儿生发适宜的主题内容,以足球元素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材料、玩法、经验......原来孩子的体验、课程的特色取之一日生活,又将回归于一日生活。
(三)拓展内容,探索多元形式
在探索特色足球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从民间游戏、主题活动、教材中选择与足球元素相匹配的内容,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改编、创编,最终形成了包含“足球特色课程、户外足球游戏活动、普及课程、亲子足球活动”四大板块的足球项目课程,满足孩子不同的兴趣和需要。
1.课程领,全园行,“悦·足球”随童心
我们一直尝试构建幼儿特色足球课程体系,它不仅是引领全园开展各类足球活动的总实施方案,更是对幼儿足球参与途径、形式、内容、活动量的总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小中大年级组分别开展了足球特色课程,并推动全园足球普及课程的落实。并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生成了“足球小宝贝”、“我运动我健康”、“足球小明星”等班本化课程,引导幼儿关注并喜爱足球运动,了解足球文化以及与足球有关的知识,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学会坚韧不拔,在养成运动习惯的同时学会团队协作。我们将课程理念渗透到这些活动中,结合主题、项目,将足球游戏贯穿起来,形成了多个园本特色足球课程资源包。为了让每一位孩子有机会参与足球活动,同时,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振兴中国足球“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的重要指示,夯实校园足球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去年我园推进了以“奔跑少年,悦享足球”为主题的“足球嘉年华”活动项目,以足球为载体,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足球游戏特色活动,启蒙幼儿对足球的兴趣,启智健体,养成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2]
2.聚问题,逐研讨,“动·足球”创新模式思路新
户外足球游戏作为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方法之一,对幼儿运动兴趣、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力量和耐力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个人自主游戏是在户外活动中孩子自主选择、自主进行的,从单一简单动作的游戏开始,引导幼儿体验情境、闯关,了解竞赛的形式、规则。对于每个规则游戏而言,我们尝试着用示范演绎和图示说明的方法进行讲解、组织与指导,让幼儿有深度地体验与完整的学习。活动过后,我们通过谈话交流帮助幼儿总结经验并进行点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以下三个蜕变。
(1)游戏环境:从空洞到饱满
我们立足本园实际,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发挥健康特色,对游戏空间进行合理规划与布局,利用围栏、地面及多种空间布置特色鲜明的足球游戏背景,班级之间的走廊通道也变成了足球游戏廊、足球文化廊。墙面布置融入较多互动的元素,具有可操作性,让幼儿更乐于置身其中。八大功能区,21个材料摆放点,营造了自主、温馨的活动环境,满足幼儿自主活动的需要,提高了幼儿结伴运动的能力。
(2)游戏形式:从独立玩到混班玩
根据健康领域的目标、孩子动作的发展规律、同伴交往合作的特点,中大班幼儿打破了班级与班级的界限,尝试了混班联动玩足球项目活动。鉴于各班的老师对孩子的要求不一样,在活动前我们制订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相对统一的游戏目标及注意事项,使幼儿在自由、宽松、有序的环境中游戏。
(3)游戏特色:从“1”到“1+N”组合
我们聚焦课程实践的支架与游戏内核,“健康领域内容”也是“生动、有趣,多样化”特色足球课程的主线,在此过程中不禁让我们陷入思考,其实我们不仅仅是“让”孩子玩球,而是“跟”孩子玩球,不仅仅是跟孩子一起玩球,而是要和孩子一起玩够精彩,融入课程,融入环境。于是我们旨在将足球活动与五大领域有机融合,我将其称为“足球+”模式,这也是参考了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南中的“N+1”模式,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可以“足球+体育游戏”、“足球+美工”、“足球+律动”、“足球+礼仪”、“足球+绘本”等方方面面,从而拓宽对足球活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3]那我们的足球,到底可以+什么呢?该如何推进呢?在足球+体育的模式下,除了进行小型比赛,足球还可以怎么玩?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园本教研活动,丰富幼儿足球活动内容,建构起幼儿对足球特色活动更加全面的感知和体验。
3.同分享,共成长,“悦·动·足球”娃娃天地广
在特色足球课程的实施期间,我们策划了“足球三节”(足球联赛、足球运动会、足球嘉年华),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足球趣味活动,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在竞赛中感受体育的精神。丰富的足球项目活动,拉近幼儿与足球运动的距离,提高幼儿的运动素养,促进家园合作。每年5、6月份我们都会迎来足球项目活动之“班级足球联赛”。孩子们赛场上全情投入,班级老师上阵指挥,保育阿姨做好后勤保障,啦啦队、后援队也为球员们呐喊助威,为了集体荣誉贡献自己的力量。
菜单式亲子足球活动就像是一份私人订制。足球运动会上足球竞速、分组对抗赛等形式多样的亲子足球游戏,满足了亲子共同参与足球活动的需求,促进了家园合作,融合了亲子关系。足球嘉年华则营造了浓浓的足球文化氛围,用一个个趣味挑战的闯关游戏激发着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来运动的热情,让家长得以关注幼儿参与足球项目活动后的成长变化,感受到足球运动对幼儿身心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三、“互动场”下优化指导,课程对话有审视
在研究中,我们基于游戏化的理念,对幼儿园足球活动的内容筛选与开发、足球游戏的创新与实施进行了多维度的架构,经过多次研究与梳理,形成了一系列属于“悦·动”特色足球课程游戏推进策略,在“运动场”与“游戏场”的互动升级中,对话儿童的一日生活与游戏。[4]
1.情境化策略:把握好情境创设的度,激发幼儿的兴趣
在幼儿园足球游戏中,加强情境化设计,对游戏的推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当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游戏的兴趣开始减弱时,我们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继续游戏。
案例一:“你怎么不玩了,你们能不能换一个方法来玩?”张俊宇讲述自己想到的游戏情境:“游乐场里进行玩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我们可以怎么玩?谁来扮演僵尸?又该怎么打败僵尸?”潘雨桐跳起来说:“我们一个扮演僵尸,一个利用木板和轮胎、足球发射玉米炮弹。”陈诺挠挠头说:“僵尸怎么样才能躲过炮弹攻击?”“注意观察足球的位置学会躲闪”。
教师思考:我们将“健康为核心,多领域融合”理念始终贯穿其中,也将足球与情景作为大胆尝试的结合。[5]我们为幼儿提供有“吸引力”的情景和有“魔力”的材料,并将它们随机组合。游戏中我们投放的材料要与游戏项目相契合,同时满足了不同孩子的需求,难易恰当。当幼儿在游戏情境勇敢的小兵中,足球被想象成一颗炮弹,通过穿越爬网、滚过草地、翻过小山等游戏环节,最后打败敌人。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游戏带给人的力量展示出来。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借助植物大战僵尸的情境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同样,在游戏情境勇敢的小兵中,足球被想象成一颗颗地雷,士兵通过穿越爬网、滚过草地、翻过小山等游戏环节,跨过地雷,最后打败敌人。
2.生活化策略:把握好儿童特质,促进运动能力的发展
生活化策略更多的是从当前课程游戏化的角度提出,一日生活皆课程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力求体现童趣、情趣和乐趣,注重活动的综合性、趣味性、创造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案例二:世界杯威尔士vs伊朗场景:“我看过足球比赛,里面有一个裁判,谁犯规了,裁判就出黄牌。”“谁犯规了,就要被罚下场,其他小朋友可以当替补队员上场。“裁判还有哨子,一吹哨子大家就停下来。”……关于裁判,小朋友们请任老师进行帮助,大家通过讨论明确了裁判需要做的事情,也明确了球场上如果出了问题都需要和裁判进行协商,明确了要遵守足球游戏的规则。
教师思考: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游戏再现生活趣味,把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游戏带给孩子们的乐趣也得到体现。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提升了探索能力、难能可贵的学习品质以及美好的社会性交往行为。教师追随孩子创造的游戏情境就是帮助孩子建构积极自我认知的过程。如在小班的走跑区孩子们喜欢的“小小运货员”的生活游戏,孩子们可自选小拖车,为喜爱的小动物运送西瓜(足球)幼儿把自己的想象和日常生活练习起来,这些有趣味多变化的游戏,牢牢吸引着孩子们参与的热情。
3.互动自主性策略:把握好互动中价值点,助推游戏“自主化”
孩子们的自主贯穿户外足球游戏的始终,那么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只有合理定位自身角色,适时干预游戏,给予引导和回应才能让户外足球游戏向更深层次推进。
案例三:孩子们开展足球比赛,黄队和绿队因为人数上的不平等导致比赛无法进行。金涵元说:“我们黄队少一个人,王老师你加入我们吧!”陈烽豪说:“不行,王老师是裁判,加入你们就没有裁判了。”“我们再叫一个人做裁判不就行了吗?”金涵元和队员迫不及待地拉着我加入黄队,黄睿洲作为班级里的大哥哥担任裁判。其他小朋友听说我加入游戏,都想来玩,出现了你争我抢的现象,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们能不能制定一下规则,足球比赛中每队上几人,出场时间是多少?有哪些动作是属于犯规行为。”我给出了自己的提议。孩子们纷纷赞同,一起商量制定规则,达成了共识。当我和孩子们踢了10分钟后,我利用换人的契机下场,替换上场的是在场下表现出很强的游戏欲望的李天成。最终,黄队2:1战胜了绿队,比赛也告一段落。
教师思考:教师在幼儿开展足球游戏的过程中,要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身份参与其中,我们把活动的自主权交给孩子,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区域和材料,自由地交换器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玩耍,尝试用适宜的方法调整自己的运动行为。如大班“足球挑战赛”、中班“企鹅护蛋”、小班“赶小猪”等活动中,无论是单独游戏还是合作游戏,他们都想出了各种各样的玩法,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同时我们还做到组织形式的变化多样,在班级轮换的基础上逐步开展混龄、同级部轮换等,让幼儿与同伴共同来设计足球游戏活动,根据自己的需要及已有经验来制订下一次的游戏计划。
在生生互动中,幼儿分享经验、交流想法,碰撞生成新的游戏内容,赋予活动更多的价值元素与发展可能。在师生互动中,老师以玩伴的身份了解幼儿游戏学习的情况以及游戏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以自身投入的状态带动幼儿积极参与运动,既增进师幼间的感情,又能收集孩子行为表现的事实依据,为后期的改进优化奠定基础。
四、“留白能量场”下品质助推,课程轨迹有撬点
聚焦特色足球课程实践探索的质量,彰显园本实践求真的特质,通过系统的研究,我们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困惑也得到了解决,逐步起架构以特色足球课程为载体,立足儿童本位,培养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框架体系。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每个瞬间与经历其实都是与幼儿进行足球课程游戏化品质评价与对话的好时机。特色足球课程的实践探索中,课程中还有很多轨迹和充满能量的瞬间是我们想要挖掘与了解的,在教师眼里,一个生成的课程往往可能结束了就停止了,但是在幼儿眼里,他们的想法还会层出不穷地出现,并会生长出新的探索发现、新的话题、新的故事,随之,给幼儿弹性空间,给幼儿思考空间留白,幼儿的留白场也更具生长力。
对话幼儿,特色足球课程已经不是简单的身体锻炼了,而是更像幼儿身体动作发展和心理满足的过程体验与能量加满。自然、互动、好玩的足球运动游戏,合作、探索、勇敢、自信等意志品质的助推轨迹中,我们惊喜地发现,是孩子的喜欢,让我们的特色足球课程充满了满满的能量、生命力和创新力。
参考文献:
[1]李莲花.幼儿园足球课程游戏化教学现状与对策探析[J].成才之路,2022(33):109-112.
[2]郝彦娇.幼儿园开展足球游戏活动的实践探索[J].山西教育(幼教),2022(07):49-51.
[3]邱莉陵.基于儿童立场的幼儿园足球区域活动设计[J].福建教育,2022(29):34-35+61.
[4]杨艳霞.幼儿园足球特色课程开展的策略研究[C]//.2022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发展重庆论坛论文集.,2022:983-986.DOI:10.26914/c.cnkihy.2022.013758.
[5]宋慧.场域视域下的幼儿园情景教学策略[J].学园,2020,13(1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