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随笔论文>>文章内容
论文《让绘本在主题活动中绽放光彩》——刘炎儒
发布时间:2023-07-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马婷

让绘本在主题活动中绽放光彩

常州市天宁区丽华第三幼儿园   刘炎儒

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它的生动趣味满足幼儿好奇的天性,帮助孩子们开启探索求知之旅当主题活动遇上绘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围绕《美丽的春天》主题,我们追随幼儿的生活经验,师幼共同收集了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绘本,将绘本与主题教学有效整合,拓展绘本在主题教学中的运用价值,从而发挥绘本的最大作用。为了使主题活动得到有效实施,使幼儿真正受益于精彩的活动,我们尝试了如下做法:

 

一、善于发现合适绘本,丰富幼儿前期经验

1. 充分发掘与主题内容相关的绘本,让幼儿能有目标、有准备地进入主题。

 一学期的主题课程安排只有老师知道,而孩子们似乎一直是那个跟着老师走的小木偶,但是现在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要无时无刻地追随孩子,因此,如果当主题活动开始,孩子们都还是毫不知情、毫无准备,那么他们又有什么主体地位可言呢?

因此,我们两位老师尝试在开展主题活动利用散步、晨谈的机会,就把春天的话题抛给了孩子们。随后,我们深入发掘和收集有关的绘本,一方面我们的主题资源库是个参考,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和家长资源去收集很快,我们从阅览室找的、网上采购的、幼儿带来的实体绘本、电子绘本、音频绘本就有一大堆了。

那么这么多内容,是不是需要筛选一番?又该如何筛选呢? 

2. 选择与幼儿认知水平相应的内容融入区域,丰富幼儿在主题下的前期知识经验

为丰富主题,让幼儿多途径接触春天、了解春天、感受春天,并产生热爱大自然情感,我们想让孩子尽可能地多听、多看、多说。我们先是在餐后让幼儿自由阅读的形式,把收集到的这么多书籍进行初步翻阅因为绘本中鲜艳的色彩、可爱的形象、有趣的情节,会给幼儿带来多感官刺激,引起他们参与主题活动的兴趣。

当然我们也考虑到了小班孩子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差异,我们还准备了很多电子音频绘本。在早点时光、语言区活动、餐前等待中,我们会给孩子们听听春天的故事,有的是教室里有实物图书的故事,有的是没有书的故事。讲述者温婉动听的声音、柔和悦耳的配音,从听觉效果上能帮助那些不会看书的宝贝同样积累着关于春天的小知识。

 

二、充分挖掘绘本价值,提升主题活动经验

小班幼儿阅读水平相对较低,阅读时书的色彩、形象更让他们记忆深刻,而对故事情节不是很感兴趣,要说对于整个书本内容的理解,那就难度更大了。

因此,在幼儿初步翻阅收集来的图书时,我们就观察了他们感兴趣的点,而后,将主题下收集的绘本,有选择性地投放到不同区域中,并结合书中内容,挑选出与他们认知水平相应的知识点,设置成简单的小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在游戏中强化领域知识、提升主题活动经验。

例如:在科探去中,我们投放了绘本《春天的电话》,故事重复的情节中最有趣的便是动物们的电话号码,五个数字有序排列、并有规律地轮换,可是在故事书页上孩子们并不能发现这一点。因此,我们找来了娃娃家的电话机,并配上了一些小纸条(动物头像加电话号码),让幼儿在电话机上拨一拨、按一按,也可以对照画面内容,为小动物制作电话卡,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数字排列的小秘密。

益智区里《缤纷的春天》中,美丽的春姑娘为大地带来了五彩斑斓的变化,绘本《小牛的春天》里,小牛经历春夏秋冬时大地的不同变化,都让孩子们领略了什么叫“缤纷”,我们也为她们准备了镂空图案,她们用镂空的图案在书上为小牛换上四季新衣,在幼儿园里寻找春天,变出美丽的蝴蝶。

在生活区中我们投放了绘本《14只老鼠去春游》,孩子们对于春游的情节自然不陌生,然而平日里孩子们更多的时候关注的只是当时的玩乐,完全忽略了家人们辛苦的前期准备工作。在绘本的引领下,孩子们发现原来在出发前是要做很多准备工作的,因此他们在生活区,用之前给牙齿宝宝分配食物的玩具菜品和点心,还有装糖果的小袋子,玩起了买东西的游戏,她们说:“我喜欢吃……我要买了带去春游。”

而在娃娃家里,我们更是利用书房的情景,直接投放了绘本《丹利的菜园》、《苹果煎饼》、《大红狗的春季大扫除》,孩子们在娃娃家里看着书、吃着饭菜,聊着菜是从哪儿来的;还根据《苹果煎饼》的故事情节,自制美味的苹果煎饼当家庭美食;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忙碌地打扫着这个小家,像大红狗一家一样在做春季大扫除。

在美工区中投放的《缤纷的春天》让孩子们感受了春季的五彩斑斓,看,孩子们用皱纹纸、魔法玉米、彩泥等材料大胆地表现着自己感受到的春天。《遇见春天》的故事中大篇幅的黑白色画面与最后一页的粉色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这也让孩子们深深地记住了那最具春季特征的树——桃树,看画笔、牙刷、纸巾、棉签都成了她们创作的材料,你能看出这些作品她们是用哪种工具绘制成的吗。当然,还有家喻户晓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也给孩子们的课程——指印画《小蝌蚪》提供了很好的范本,让孩子们在感受艺术创作多样性的同时,也让他们对自己最爱的动画片有些许文化来源的了解。

就这样,孩子们在区域中绘本的引领下,游戏内容变得丰富起来,他们从读绘本到玩绘本,从抽象了解到真切感知,一点点地在积累着主题相关经验。

 

三、巧妙结合绘本内容,展现幼儿学习轨迹

主题环境的创造是幼儿的“隐性课堂”是幼儿交流的载体,是引发幼儿与他人讨论和交往的平台。运用绘本创造主题环境,不仅可以营造主题氛围,还可以充实主题教学,并调动幼儿各种感官认知、探索主题内容。

在主题活动前,我们在教室的各大区域中布置绘本墙,不仅温馨、美观、丰富主题环境而且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主题活动中借助绘本内容,拓展延伸主题内容。我们选择与主题有关绘本中的某个知识点进行延伸,孩子们在区域操作中有了成品,师幼共同参与,用这些成品布置主题环境将环境创设的权利交还给孩子,将绘本中的美丽与诗意带进教室。

我们教室前面的这一段柜子、窗台和窗户上,就满满都是孩子们的作品。这些作品不是一次做成的,而是跟随活动开展满满丰满的。一开始孩子们上完语言活动《好饿的毛毛虫》,知道毛毛虫吃了各种各样的食物,他们做出了一条条可爱的彩色毛毛虫。后来在分享阅读活动中,通过绘本《好困的毛毛虫》,他们确信毛毛虫最爱树叶,因为他们吃也是吃树叶最多,睡觉也是喜欢在软软的树叶上睡,因此,他们又给毛毛虫设计了大大的树叶床。这么多的大树叶送给毛毛虫,等毛毛虫吃饱了,睡一觉就会变出美丽的蝴蝶,随后,他们又在美术活动中用彩纸加花纹,变出了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细心的孩子还从绘本中关注到了毛毛虫结茧的过程,他们找来餐巾纸,揉呀揉、卷呀卷,还真的很像茧呢!瞧!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就这样轻轻松松地在绘本故事的带领下变得越来越丰富!在此过程中老师不需要做任何环创,只需要追随孩子的脚步,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材料,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与信任,孩子们自然而然就成了环境的主人。

 

四、提倡亲子共读绘本,促进幼儿情感体验

一个主题的开展, 幼儿园单方面难以发挥它的最大教育功能,往往需要家长的配合,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传递给家长主题内涵,促进家园合作呢? 我们以绘本为媒介,通过亲子共读时光促进家园共育,挖掘主题的最大教育价值。

亲子阅读是绘本阅读的运用方式之一。 一方面班级绘本数量有限,另一方面绘本的来源各不相同,加上幼儿自主阅读的水平有限,所以在园期间肯定无法真正满足所有幼儿的阅读需求。 所以,幼儿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带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这样很多家庭都能看到不同的书籍。 

同时,网络是当今家园合作的常用媒介之一,我们把主题活动中内容较好、值得推荐的图书内容,通过班级群和掌通分享给家长,一方面传达给家长绘本中蕴含的主题内涵,另一方面给予一些阅读小任务,这样既能帮助他们提升亲子共处的质量,同时也能增加部分家长的责任感家园共同配合丰富幼儿的主题活动经验。

在主题活动中, 我们一方面借助绘本形象、 明晰的信息呈现方式,将其绘图文本运用到主题环境的创设中,另一方面将绘本内容引入主题活动,丰富深化主题活动内容,努力尝试让绘本在主题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运用,在主题活动中绽放光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丽华第三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