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轮子工程师
张丽霞
活动背景:
幼儿园的轮胎,孩子们怎么玩都玩不腻,总是能把轮胎玩出各种花样,就有小朋友说:轮胎要是方的还能滚吗?轮胎在水上孩子能滚吗?轮胎是三角形的呢?孩子们总是七嘴八舌的讨论着关于轮胎形状的各种问题,由此,教师开展了《轮子工程师》的科学活动,引导幼儿感知图形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进一步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不同。
2.初步感知图形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玩具车四辆。
2.户外建构区收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玩具车,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1.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神秘的百宝箱,请小朋友到上面来摸摸。
2.师:小朋友在家都是怎么玩的呢?为什么它们都会向前跑呢?(都有轮子)
二、结合生活经验,知道其他物体也有轮子。
1.师:除了小汽车有轮子,你们见过身边还有什么东西有轮子呢?
2.出示图片,结合幼儿回答,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其他带有轮子的物体。
3.轮子的形状和作用。
师:小朋友,你们仔细看这些轮子都是什么形状呢?
4.通过比较,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不同。
师:如果我把轮子换成三角形和正方形,你们觉得可以吗?为什么呢?
我有一位动物朋友,它就想把圆形的轮子改成三角形、正方形,让我们来帮帮它吧。
5.通过积木进行操作,感知圆形适合做轮子。
师:后面有很多不同形状的积木,小朋友现在自己动手操作下,看哪个图形适合做轮子。
三、总结与交流,结合课件,验证哪个图形适合做轮子。
1.师:为什么是圆形适合做轮子呢?
结论:因为圆形没有边和角,没有东西阻碍它向前运行,而正方形和三角形有边和角,会阻碍运行,所以圆形适合做轮子。
2.带领幼儿到操场观察其他带有轮子的物体。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通过轮子的自述,孩子们对轮子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孩子们到轮子的自豪,知道轮子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轮子是如何来帮助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