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对象:张博睿、李家森、丁熙禾 年龄:5岁 |
观察者:张亚萍 |
观察地点:骑行区 |
观察时间:2022年10月 |
观察目的: 1.鼓励幼儿大胆融入角色,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 2.发挥幼儿的能动性,促使幼儿不断尝试探索。 |
材料投放情况:小车、交警服装 |
观察实录: 幼儿的骑行游戏又开始啦!上次骑行游戏丁熙禾发现了骑行中的错误,所以由丁熙禾来扮演“小交警”,在现场指挥交通。远处张博睿、李家森骑车过来了,只见丁熙禾赶忙学起“交警”的样子:“你们往这边走!”于是张博睿、李家森就非常配合地把车子骑到了“交警”所指的方向。没过一会儿,一场“交通事故”发生了,张博睿和一然的车子碰在一起了,这时“小交警”没有动,我赶忙去提醒:“交警,前方撞车了,快去处理呀,不然就交通拥挤了!”丁熙禾一听,立马跑到“事故”现场:“我是交警,出示你们的证件。后面的车怎么开的这么快,是你撞的前面,你需要赔钱!”丁熙禾处理“事故”的样子真是太形象了,把小朋友们都吓坏了。 在小小的骑车风波过后,骑车大队又增添了新成员。“交警,这里有人不按箭头开车”,“小交警”接到举报电话后,急忙赶去现场:“这条路是直行的,你为什么你向后骑呢?这样是不对的呀,你必须交罚款!” |
观察评述: 角色扮演让游戏沾染了更加趣味的色彩。欢乐的时光里,丁熙禾扮演的小交警有模有样,他记住了生活中交警指挥交通的模样,将其迁移到角色中,看到幼儿们骑来骑往,还做起了手势,让人看了忍俊不禁,这就是孩子的童真、童言、童趣。在遇到骑车“小事故”后,丁熙禾马上就进行了“处理”,还要求“罚款”,说明丁熙禾有着非常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所以,我们老师要善于捕捉、发现幼儿游戏的“高光”时刻,给幼儿足够的空间去展示更精彩的自己。 游戏是社会生活在幼儿生活中的反映,是幼儿对成人生活的模仿和改造。幼儿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的,他们经常关注现实的生活,日积月累,形成了对现实生活的基本理解。幼儿通过游戏将这些生活细节加以反映,在游戏中加深了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同时增进了对社会的情感,发展了多种能力。 |
观察跟进支持: 在骑行活动中,幼儿是自由、自主的,总能在游戏中收获新的喜悦与自我。第一次骑行的横“冲”直“撞”,幼儿虽然玩得尽兴,可是缺少了一定的游戏规则意识。第二次骑行的有“来”有“往”,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摆放交通标志,游戏水平已经有了逐步地提升,而第三次角色游戏的融入,让整个游戏充满了童趣之味,也让游戏更富有情境性,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也在不断完善。 幼儿对于骑行区的游戏乐此不疲,可以预见,接下来会将游戏深入推进,很多新的发现和问题也会陆续进入幼儿的视野。而对于幼儿面临的问题,我们教师应及时给予支持,应尽可能地丰富游戏材料,让幼儿的探究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同时做到放手游戏,让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创造出不同的游戏玩法,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生更多有趣的游戏故事。 |
2022年10月观察记录--张亚萍
发布时间:2022-12-0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配置员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