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对象:张子墨 范浩宇 王星印 黄奕涵 蒋欣怡 年龄:5岁 |
观察者:张亚萍 |
观察地点:户外生活区 |
观察时间:2022年9月 |
观察目的:1.引导幼儿在生活区的游戏活动中学会协商、合作。 2.观察幼儿在生活区游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给与适时的指导和调整。 |
材料投放情况:切刀、锅铲、盘子、锅子 |
观察实录: 在户外生活游戏区里,张子墨和几个小朋友开始了厨房游戏。只见他们把灶台摆到小桌子上,把切刀、锅铲、盘子、锅子都准备好,放在小桌子上,游戏便开始了。突然,张子墨大喊道:“老师,我们烧饭的菜都没有了,找不到了。”我走过去,看了看,启发的说道:“没有菜可以去买啊。”张子墨听我这么一说,立刻对范浩宇说:“好,你去买,我在家先做饭。”范浩宇高兴地接受了张子墨的“指派”,立刻到玩具柜翻找起来。范浩宇满载而归,将“买”回来的菜递给张子墨说:“你要的菜! ”,里面有“积木土豆”、“雪花片藕片”、“彩笔辣椒”、“篮球南瓜”、“水枪萝卜”等等,于是,他们开心的在生活区做起了饭菜,还说要邀请我去吃呢! 隔壁传来了热热闹闹过家家的声音,蒋欣怡和黄奕涵已经商量好了,要当小宝宝的爸爸和妈妈,而王星印小朋友则扮演宝宝的角色。黄奕涵问蒋欣怡:“今天吃什么,我去买。”蒋欣怡给黄奕涵说了一会儿,黄奕涵便带着袋子出门了,并嘱咐蒋欣怡: "孩子刚睡着了,你看着点”。 我看见王星印扮演的小宝宝没盖被子,就和信舒涵装扮“客人”介入到游戏当中。信舒涵:“你们在做饭吗?我们来你家做客了。”信舒涵看看床上没盖被子的孩子,又说道:“孩子睡着了,怎么没盖被子,会着凉、感冒的。”蒋欣怡连忙帮娃娃盖上被子。这时黄奕涵带着“菜”回来了,有“布条芹菜”、“蜡笔大葱”、“皮球甘蓝”、“木头胡萝卜”等各种各样的“蔬菜”,妈妈忙着帮忙搬菜。爸爸开始做饭了,有模有样的把“蔬菜”放进锅里,拿起铲子一顿翻炒,不一会就炒好了。这时王星印开始分碗筷,黄奕涵、蒋欣怡摆好饭菜、饮料叫我们吃饭。我一看碗筷分得不对,就和王星印开始对号,“爸爸坐这里,妈妈坐这里,宝宝坐这里,信舒涵坐这里,我坐这里,咦,这里怎么缺了一副碗筷?”我又扳着手指给王星印数了一遍, 一共几个人?应该分几幅碗筷?王星印马上领悟了,添上了一副碗筷。信舒涵说道:“你们辛苦了,准备了这么多饭菜,我要先洗手再吃饭。”一边说一边在小水龙头道具前做着洗手的样子一边问其他小朋友: “你们都洗手了吗?”他们一听马上站起来学着信舒涵的样子洗手、再吃饭。 |
观察评述: 游戏就是孩子真实生活的一种再现,孩子看到妈妈在家就是这么嘱咐爸爸的,所以在游戏中也表现出来了。一切游戏也源于生活,教师在鼓励孩子在模仿成人的一些行为、语言时,更要注重角色扮演的引导。娃娃家游戏属于角色游戏中最受幼儿欢迎的一种,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在语言、社会性、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当孩子们与同伴进行交流时一边模仿着成人的思维,一边训练着自己的口语能力。孩子们在娃娃家游戏中扮演角色体验快乐的同时也改变着他们对社会已有的认知,使其在游戏里无声的学习、在社会中使用学习的内容。 |
观察跟进支持: 游戏的组成必定少不了游戏规则,每个游戏中的孩子都在遵循着游戏规则,这样游戏才能继续进行,使得游戏参与者获得快乐,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每个人都要遵守社会规则。在引导幼儿的同时也要尊重幼儿的创意,让幼儿说说自己做的是什么,帮助幼儿理清思路。教师适当给幼儿在创作中一些建议,帮助他们完成得更好。我期待在下次的活动中,让孩子们之间有更进一步的交流,孩子们在交流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合作力。孩子们不仅在这个过程中懂得了遇到问题和其他小朋友们商量,大家一起遵守规则,游戏能更好的进行下去,还懂得了好多事情其实分享更快乐,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别人,自己也会快乐。 |
2022年9月观察记录--张亚萍
发布时间:2022-12-0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配置员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