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游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开题报告
常州市天宁区丽华第三幼儿园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教育追求
自2014年江苏省课程游戏化改革的层层推进,我园从儿童行为观察、指南目标领读、时空管理、资源管理、自主生活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并实现了幼儿园户外“运动场”的园本课程资源建构。虞永平教授在《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思路》一文中指出"课程资源建设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真正从孩子的发展需要出发,依据《指南》的精神,从大自然大社会当中去获得资源",为此我园从“资源开发”入手,力求最大限度地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户外游戏环境,多元开发和利用户外资源,不断地推陈出新,依托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规律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园所特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在上一轮主动发展项目引领下,构建了“幼儿园体育活动”文献学习资源包、运动游戏案例集、运动主题资源包、晨间操素材库、运动项目活动资源库、课题网络交流平台等。结合主题,区域,环境,将运动游戏贯穿起来,充分挖掘园内外课程资源,利用蔷薇湿地公园、凤凰公园等周边环境资源,开展户外野趣活动,生成了亲子徒步课程、体育节运动课程、阳湖拳拳法课程等园本体育特色课程。园内积极创设“快乐运动”文化氛围,墙柱设“足球小将”宣传栏、海报呈现“运动小达人”精彩瞬间,廊道内有“教师阳湖”风采墙、“亲子乐运动”照片廊,创设“武韵阳湖”文化馆等,努力挖掘和开发每一类资源在课程实施中的优势和价值,为拓宽和丰富户外游戏场课程资源库做更有效的实践研究。
(三)项目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早在2011年4月幼儿园就开展了《生态式体育特色活动的园本研究》,近三年又进行了市级重点课题《基于儿童本位优化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和省级课题《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自选活动的研究》的研究,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时空环境建设,户外体育特色课程建设,整合式运动节特色活动构建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还成功创建成为“常州市体育特色项目园”,“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不断推进幼儿园运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户外运动游戏的全面开展,教师发现幼儿在户外并不满足于运动游戏,户外所有的资源都能点燃幼儿游戏的热情,教师越来越感受到户外不仅仅是运动场,更是自由随性的游戏场,运动资源库内的课程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幼儿日益增长的游戏需要,游戏材料的固定和陈旧也使得游戏过程缺乏创新和持续的热度,如何盘活现有的游戏材料?如何激活周边的游戏资源,开发出更多元的游戏课程?建设形成一套具备更新能力的户外游戏资源库、探索出一条可操作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行动路径成为目前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的研究价值
(一)幼儿成长与发展的内需力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幼儿园应当重视户外活动,充分利用自然、人文、动植物等各种资源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以满足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需求。
(二)教师角色调整与优化的路径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改造我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到改造我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支持策略也在不断的调整合升级。本研究以关注课程资源建设为切入口,其实就是引领教师从关注教材转向关注幼儿的经验,研究幼儿的需求。从课程目标出发,注重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切实将课程资源优势转化为幼儿的经验。在资源建设行动中,我们初步建构朴素的行动路径:对接生活(看到资源)——对接《指南》(看到价值)——对接现场(看到需要)——对接“过程”(看到经验)。
(三)园所特色积淀与品质提升的源泉
课题研究能帮助园所分析现状、突破瓶颈,聚焦特色与可持续发展路径,依托问题寻找解决策略。在户外体育自选活动研究的基础上,我园将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行动准绳,全领域推进户外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
(四)资源开发和利用是课程建设的“源动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这种利用资源、创造条件的提法反映了课程资源建设的理念,意味着幼儿园的课程实践不应是对现成教材或已设计好的活动方案的搬演,而应是由执教者们善于观察、支持引导、创新规划,并集家庭、社会之合力,以促进幼儿发展为追求的系列事件。
课程资源是幼儿园课程实施必不可少的要素,是丰富幼儿经验的重要载体。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深入推进,课程资源建设对幼儿园课程建设和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价值已毋庸置疑。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课程游戏化
幼儿园课程以游戏化的形式开展和深入,充满游戏精神,强调自主、自由、愉悦、创造的游戏体验,并支持幼儿用多种感官探究、交流、表现游戏内容及生活经验,最终获得认知、技能、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
(二)户外游戏资源
幼儿园室外及园所周边适合幼儿进行各类游戏活动的环境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幼儿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一)国内幼儿园户外游戏资源的研究现状
在国内,很多幼儿园对于户外资源的概念较为局限,往往聚焦在大型玩具、高结构的游戏材料、小车、滑板等,无法满足幼儿对户外资源的探究兴趣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也限制了幼儿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权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儿童应“亲近自然,喜欢探究”,那么户外就是离自然最近的地方,户外场地的自然和多元有助于激发儿童学习和探究的内驱力。浙江湖州安吉的幼儿园户外游戏让我们看到了儿童在宽阔的户外场地、丰富的游戏资源的支持下开展的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和游戏,看到了儿童在活动中获得大肌肉动作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提升。但是国内对于户外游戏资源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环境的创设和游戏活动的设计上,对于如何能够结合园所实际,盘活园内现有资源、开发周边适宜资源来满足儿童日益发展的游戏需求仍没有可供借鉴的实施路劲和课程资源库。
(二)国外幼儿园户外游戏资源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洛夫(Louv,2010)发起了“不让一个儿童留在室内”的运动,指出户外游戏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户外的自然环境打开了儿童的各种感官,促使他们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运动觉和味觉来玩游戏。基于此,国外幼儿园的户外游戏更遵循与自然的无缝衔接以及与室内课程的有效结合,并提出了五个教师最大限度指导户外游戏的目标,用以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户外自发游戏、延长游戏时间、鼓励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鼓励合理冒险。可见国外的户外游戏课程资源已非常丰富并形成了相应的指导策略和环境评价量表,但是受国情和自然环境的制约,这些课程资源并不能直接运用到国内幼儿园的户外游戏场中,而且评价的角度也仅仅在环境创设上,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暂无可操作性的评价模块。
(三)综述分析
综上所述,当下国内对于户外游戏场的研究均停留在环境创设和游戏案例上,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具有可操作性和辐射性的课程资源建设研究。大量的文献研究表明只有高度重视户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能促使户外游戏课程的有效和深入推进,才能更好地支持幼儿在户外自主、愉悦、创造性地游戏。那么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好园内外的户外游戏资源,如何调动教师和幼儿对于资源的敏感度,如何判断这些资源的教育价值和课程适宜性,则成为我们研究的需求和重点。而国外有关户外游戏的理论和成果也将成为我们研究的理论基础,如海森高主动学习理念给我园户外游戏资源库的创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为我园进一步优化户外游戏的时空规划、梳理和挖掘现有资源、支持幼儿自主游戏给予了理论指导。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基于园所户外游戏资源的现状,归纳和总结出户外游戏资源建设的有效途经,建立游戏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幼儿户外游戏活动中园内外资源及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深挖户外游戏活动的学习价值和经验价值,为幼儿、教师及园所发展提供更多支持性策略。
五、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提供安全、自由的户外活动时间和空间,引导幼儿在户外环境中自发自主的游戏,激发幼儿户外游戏的兴趣,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学习能力及多元情感。
2.提高教师和幼儿对户外游戏中资源的梳理、盘活和提取能力,创建具有本园特色的幼儿园户外游戏资源库。
3.借助游戏资源的探究,提升教师的资源敏感度及游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为提优自主自由的户外游戏活动提供多元灵活的支持性策略。
(二) 研究内容:
1.幼儿园户外游戏资源的现状调查研究。①户外创游角色类游戏资源的梳理和分析。②户外体能运动类游戏资源的梳理和分析。③户外科探建构类游戏资源的梳理和分析。④户外艺术表演类游戏资源的梳理和分析。
2.构建儿童立场的户外游戏资源库。①园内各类主题活动在户外游戏中的延伸和利用。②园外徒步活动中马路及公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③园外菜场、超市、医院等角色类游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④家长、社区、网络等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 创新户外游戏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效路径。①园内户外晨间游戏活动的案例研究。②园内户外游戏活动班本化实施的案例研究。③园外主题式游戏活动的案例研究。④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4. 户外游戏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评价研究。①开发形成户外游戏资源开发和利用适宜性评价表。②开发形成儿童在户外游戏活动中的发展性评价指标。③ 开发形成教师在资源建设中的发展性评价指标。
六、研究思路与过程
第一阶段:研究的准备阶段(2022年2月~2022年9月)
主要研究内容:深入学习研讨课程游戏化第二步支架的相关内容,明确幼儿园及其所处环境的一切有形、无形的元素和条件都可以作为游戏资源。了解幼儿园游戏资源建设的研究方向,以户外游戏活动为突破口,分析讨论如何盘活园内外各类资源,满足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需求,支持幼儿在户外游戏中的兴趣和探究欲,巩固儿童在课程游戏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
研究思路和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了解国内外对这一领域的已有研究,从而架构本课题的研究路径。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22年9月~2023年9月)
主要研究内容:幼儿园户外游戏资源的现状调查研究;构建儿童立场的户外游戏资源库;创新户外游戏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效路径;户外游戏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策略评估研究。
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子课题同步运行的范式,分组架构研究路径,运用案例研究法积累户外游戏资源运用中的相关素材,不断创新和归纳户外游戏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行动策略,梳理和盘活一切可利用资源,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户外游戏资源库,满足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动态需求。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3年9月~2023年12月)
主要研究内容:课题成果总结与课题成果展示推广。
研究思路和方法:运用经验总结法集结成文推广经验,形成有价值的文字、音像成果资料。
七、研究方法与途径
1.文献研究法。在研究准备阶段,收集大量有关幼儿园资源建设方面的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于幼儿园户外游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现状,从而架构本研究的整体思路和研究路径。
2.案例研究法:在研究具体实施阶段,针对本园各类户外游戏活动分小组、试点式进行现场观察和记录,运用交流、反思、评价等方法及时发现问题、获取反馈信息,形成游戏活动案例库和资源包,并适时调整研究进程、方法、手段,以便达成研究目标。
3.经验总结法:在研究总结阶段,对案例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提炼总结出相应的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再次应用到游戏活动中,以验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实用性和价值性。
八、课题成员分工及相关职责
(一)课题组主要成员
组 长:沈一飞
副组长:王万平
成 员:孙 青、张丽霞、刘炎儒、邵珊花、朱莉芳、谢演波、张亚萍、杨 洋
(二)成员职责
组 长:课题总体指导、进度和质量掌控、定期检查总结。
副组长:参与整体方案制定、任务协调、技术指导,负责子课题研究的组织
和调控,定期召开子课题研讨。
成 员:按课题任务分工和进度,完成相应的研究任务。
(三)总的要求
1.高度重视,明确职责。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对提高我园幼儿身体素质,提升体育活动质量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课题组成员务必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明确职责,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实现既定的研究目标。
2.统一行动、注重协作。各成员要按照课题组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明确各自的研究任务,加强相互协调配合,发挥团队合力,按既定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
3.紧扣方案执行。以课题方案为指引,严格按照既定的研究目标、研究任务、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开展工作,做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不“偏题跑题”。
(四)课题组成员分工
姓名 | 专业技术职称 | 工作单位 | 研究 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
沈一飞 | 幼儿园一级 | 天宁区丽华第三幼儿园 | 理论与案例相结合 | 课题工作的全面指导、督促,课题计划的制定、修改,保证研究经费、时间。 |
王万平 | 幼儿园二级 | 天宁区丽华第三幼儿园 | 理论与案例相结合 | 课题计划的制定、修改,各项研讨活动的策划。 |
孙 青 | 幼儿园二级 | 天宁区丽华第三幼儿园 | 理论与案例相结合 | 课题计划的制定、修改,各项研讨活动的策划。 |
张丽霞 | 幼儿园二级 | 天宁区丽华第三幼儿园 | 行动研究 | 教学方案的制定并实施,观察记录现象、收集反馈信息,课题资料收集。 |
刘炎儒 | 幼儿园一级 | 天宁区丽华第三幼儿园 | 行动研究 | 教学方案的制定并实施,观察记录现象、收集反馈信息,课题资料收集。 |
邵珊花 | 幼儿园一级 | 天宁区丽华第三幼儿园 | 行动研究 | 教学方案的制定并实施,观察记录现象、收集反馈信息,课题资料收集。 |
朱莉芳 | 幼儿园一级 | 天宁区丽华第三幼儿园 | 行动研究 | 教学方案的制定并实施,观察记录现象、收集反馈信息,参与课题博客管理。 |
谢演波 | 幼儿园二级 | 天宁区丽华第三幼儿园 | 行动研究 | 教学方案的制定并实施,观察记录现象、收集反馈信息,课题资料收集。 |
张亚萍 | 幼儿园二级 | 天宁区丽华第三幼儿园 | 行动研究 | 教学方案的制定并实施,观察记录现象、收集反馈信息,课题资料收集。 |
杨 洋 | / | 天宁区丽华第三幼儿园 | 行动研究 | 教学方案的制定并实施,观察记录现象、收集反馈信息,课题资料收集。 |
九、阶段成果及最终成果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负责人 | |
阶段成果(限5项) | 开题报告 | 报告 | 2021.12 | 沈一飞 |
文献学习 | 资料汇编 分析报告 | 2022.9 | 王万平 | |
户外游戏观察记录 | 方案 | 2023.9 | 孙 青 | |
户外游戏活动研究素材 | 照片、视频 | 2023.9 | 谢演波 | |
户外游戏班本化开展活动集 | 方案 | 2024.9 | 刘炎儒 | |
最终成果(限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 | 户外游戏案例集 | 方案 | 2024.11 | 张丽霞 |
户外游戏资源库 | 网页、资源包 | 2024.11 | 张亚萍 杨 洋 | |
结题报告 | 报告 | 2024.12 | 沈一飞 |
十、经费管理
本课题研究经费由园行政支持,经费预算合计为3万元,预期安排如下:
序号 | 经费开支科目 | 金额(元) | 序号 | 经费开支科目 | 金额(元) | ||||
1 | 资料费 | 2000 | 4 | 专家咨询费 | 10000 | ||||
2 | 数据采集费 | 500 | 5 | 劳务费 | 10000 | ||||
3 | 培训学习费 | 2500 | 6 | 会议费 | 5000 | ||||
合计 | 30000 | ||||||||
年度预算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
8000 | 15000 | 7000 |
我园教育管理规范、设备条件先进、师资队伍优良,幼儿园也初步形成了行政、业务组双线带领下的以学科教研组为主体的教科研管理机制,建立了园部开展教科研活动的考核体系,强化了教师教科研意识。为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园所为课题组提供学习环境和各种资料,提供一切研究所用的经费保障。课题组成员基本上都是学校优秀中青年教师,他们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有充沛的精力、积极的进取精神,且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在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均会有学习笔记、个人反思、教育感悟等,并撰写出优秀论文。在每月的课题教研研讨会上,我们会根据学习资料和实践案例,采用相互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促使课题更好的实施,并及时地进行过程性积累和总结性提炼,确保课题在既定的时间内高效高质量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