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文献学习>>文章内容
课题《幼儿园户外游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文献学习——张亚萍
发布时间:2022-07-0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万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丰富的本土资源也能使教学内容中的主体部分得到更多的补充,是宝贵园本课程资源。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幼儿园本土资源”为检索词,以“题名”、“主题” 及“关键词”为检索项,共检索到2006-2019年相关文献92篇,此作为主要参考,并按照统计计量学方法,对92篇文章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出近年来幼儿园本土资源开发现状及策略。

一、幼儿园本土资源开发概念界定

本土资源主要指幼儿园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本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方面。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儿童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其教育价值显已被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所重视。在新课程条件下,环境的教育价值显得更为突出。它既反映了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经验,幼儿在家庭和社会中所受的环境的影响,也凝聚了教师对周围环境及幼儿的充分理解。在幼儿园课程中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可以激发幼儿对家乡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培养幼儿爱乡之情,得以将本地方的文化传承和发扬。

幼儿园通过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以丰富活动内容,让幼儿在自由、自主、开放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的乐趣,陈春蓉、刘丹丹提出:“本土资源是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具有本地区特色或本地区特有的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内容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范蔚提出:“本土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本土文化的总和。”隗峰、谢淑海提出:“本土资源是“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条件所形成的与教学相关的本地文本、实物、人力和信息化资源。”

二、幼儿园本土资源开发策略

做好本土文化资源的收集和分类工作

由于本土资源的丰富与多元,就要求教师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对本土资源进行筛选并分类整理,建立相应的可利用且实用的课程资源库。汪淑珍提出:“在本土文化开发中,宜根据资源的性质来确定收集的方式,通过多途径获取实地考察——对自然、设施类的山河、景观、路桥、名胜等进行实地考察,二是查阅资料——到图书馆、地方网站、电视台,查阅、采集、记录有关本地区文化的文字、音像、图片等信息类的资料,三是访问访谈——采访当地有名望的艺人、文人,请他们口述历史,记录、获取相关资料。”

在本土文化资源分类中,先对获取的本土课程资源进行筛选、梳理、分析,选出具有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然后依据本土课程资源本身的属性、类别及幼儿的兴趣来分类,林勤提出:“本土资源的分类中,一是文化遗迹、二是民风民俗、三是风味小吃、四是传统艺术、五是建筑设施、六是本土企业、七是民间游戏。

(二)把好准入关,让本土资源进课程规范化

1.适宜性

汪淑珍提出:“并非所有的本土资源都是可利用的、幼儿可以接受的,所以在课程资源的视角下运用本土资源,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是是内容的教育价值。从教育价值的角度出发,要考虑资源内容是否健康、积极向上且具有教育意义,能否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内容则不宜采用。选择本土资源,同时还要考虑年龄班的差异性,即所选的资源应符合不同年龄班幼儿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学习特点。二是资源的可利用性。本土资源即使内容和难度都适合幼儿园课程,但--些资源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利用,教师不可为了单纯追求本土特色资源而不顾幼儿园的条件,应从可利用的角度出发,选择可以就地取材的资源。三是课程内容的平衡。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该是多元的、丰富的,本土资源只是幼儿园课程结构中的一部分,不能因为引入本土资源而导致课程内容变成单一,本土资源的引入应该是让课程内容更丰富、更多元、更生动、更精彩。这里就要处理一个“度”的问题,把握获取基础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总量的平衡。”

2.参与性

幼儿具体、形象、直接的思维特征决定了其学习的特点和方式。幼儿只有在亲自操作体验中才能感受本土资源的内涵,建构相关经验。在设计本土资源课程的过程中,要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和策略,根据资源的不同性质特点,让幼儿调动多种感官,以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艺术表现等多种方式参与,并充分调动幼儿的主体参与性,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与发展。
  3.趣味性
  趣味是幼儿活动的快乐之源。在充分广泛分析本土资源的基础上,应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充分考虑本土资源否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产生榆悦的情绪。具有趣味性的本土资源一般应是内容生动具体,如为幼儿所喜欢并感兴趣的、并富有时代特点的活动。

立足实效性,让本土资源进课程多元化

从幼儿学习的角度来讲,学习形式的多样性,不仅可以提升幼儿学习的兴趣,更能增强幼儿学习的效果。同时,本土资源的丰富性,在客观上也决定了课程形式应是开放而多元的。陈大贤提出:“将本土资源融入环境创设之中幼儿园本土文化特色环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应力求让环境和活动相互呼应,形成立体化信息刺激,让幼儿在丰富的本土文化气息中受到自然熏陶并主动感受、体验。
    在室外大环境中宜创设创设本土民间游戏场景营造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整个大环境散发着浓厚的本土气息,便于幼儿更好地感受、体验、表现本土文化。创设班级环境时,既突显本土特色,又注重幼儿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充分考虑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及需要。

深入实践,挖掘本土资源

幼儿园课程是儿童的生活场,而不应是成人的刻意安排,因而,并非所有的本土资源都是幼儿喜欢的,也不是所有的本土资源都是适合幼儿、适合进入幼儿园课程,并成为课程内容的,这也就意味着,幼儿园必须服从幼儿发展的规律,必须按照幼儿的学习方式与发展需求来精心选择与合理利用。
    本土资源中的很多物品材料蕴含着许多认知元素,这些材料结构化程度低,具有多方向、多角度的重组再造空间,是游戏活动的好资源。发动幼儿和家长收集这些具有本土特色的材料,如让幼儿以自己的能力、喜好、经验、方法,在活动中自己设计、自创玩法、相互合作。武天娟提出:“代代传承下来的民间游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生动有趣,娱乐性强,能增强幼儿的体力,开发幼儿的智力。把本土优秀的适宜的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的课程,丰富了幼儿园的游戏内容,幼儿园的课程中整合民间游戏的资源,并与其他游戏类型结合,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本土资源运用于幼儿园课程中,应注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注重本土资源与其他资源的结合,达到本土资源的融入让幼儿园的课程更加丰富而多元的目的。”

综上所述,近年来,幼儿园本土资源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各项理论逐渐完备,研究范围逐步扩大、研究体系逐渐成熟,但仍存在着如研究文化差异考虑不全面,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实践与理解的差异,教师水平比较集中,对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没有直接从孩子的课程中寻找原因:在本土资源挖掘中,对地方课程资源的研究文化资源较多,但对其他资源的研究却很少或根本没有等问题,由此可见,在幼儿园本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理论和实践上仍有许多研究空间,在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应更加全面的思考和探索,以达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亚波.例谈幼儿园主题活动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研究,2022(03)87-89.

[2]叶丹全.浅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考试周刊,2020(18)165-166.

[3]范淑贞.浅谈本土资源在幼儿园特色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02)77.

[4]林勤.挖掘和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开发幼儿园园本课程[J].课程教育研究,2013(16)13-16.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丽华第三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