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户外游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探究》课题组: 沈一飞:“什么是资源?什么是课程资源?”今天我们以这两个问题为切入点,探讨两者如何有机融合、有效利用。一起分析资源如何与领域核心经验进行连接,如何把一日活动各环节化整为零、化无意识为有价值学习,如何通过资源的进入更好的服务于孩子的发展,幼儿如何自然而然在环境中专注地进行探索,以实现课程化。 邵珊花:皮亚杰提出:“学前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材料是儿童主动建构身体机能的支持物”。《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在健康领域子领域的“动作发展”中提出了“促使幼儿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等发展目标。《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玩具”。因此我们要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经常和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开展体育活动。 朱莉芳:目前,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和体育器械材料投放时存在的普遍问题:一些户外体育材料均是现成的高结构材料,品种单一、玩法少、可变性小,而教师又没有充分发掘体育器械的不同功能,导致幼儿对操作材料兴趣不持久,幼儿动作发展的体能锻炼流于形式。教师对废旧物品的利用、开发率不高,缺乏目标性、科学性、整合性,创新玩法和自制器械创意开发行为欠缺。 孙青:《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因地制宜,要就地取材,自制教玩具。生活中废纸箱随处可见,正是体育活动中不可多得的低结构材料,具有多维度、多功能、一物多玩的特点。因此,我们利用废纸箱的资源优势,结合废纸箱外安全耐用的特性,灵活地进行运用制作成形式多变、各种各样的活动器械,使其有多种组合的可能,引发幼儿运动的兴趣和构想,在幼儿参与制作与游戏的过程中,感受了变废为宝的奇特价值,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从玩到制,从制到玩,不仅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极大地激发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达到了多项锻炼与体能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纲要》精神,使孩子们在玩中快乐中成长,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杨洋:安全是开展幼儿运动的前提。因此,我们在选择材料投放时,事先对材料安全、卫生等问题做好评价,以保障幼儿在活动时的安全,保证安全和牢固,不能有毒、有异味,在物质上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在材料投放上,我们必须尊重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必须满足和尊重幼儿深层的需要。在日常的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我们发现:小班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更需要有情节性,而大班幼儿对竞赛性的游戏比较感兴趣,中班幼儿则处于二者之间的过渡阶段。各年龄班的幼儿在动作发展水平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制作户外体育材料时多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能促进其身体协调发展的活动材料,并能满足幼儿一物多玩的需要,更好地提高幼儿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的质量。 张亚萍:幼儿园中任何一项工作的成功都离源于家长的大力支持。《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因此我们充分挖掘家长这一教育资源。 我们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们理解《指南》中最新的教育理念,转变家长的观念。引导家长理解制作户外体育材料的目的,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我们设置材料收集站,以教师、家长幼儿双方共同收集、整理废旧废纸箱等材料。鼓励家长亲子制作体育器械,把各种玩法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引发家长关注和有效利用生活中材料,进行有趣的幼儿教育游戏。 谢演波:体育游戏活动追求的是一种幼儿自主的活动,因此我们在材料的设计上注意体现层次性,即材料丰富多样,既要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给幼儿一定的难度;既要让幼儿获得成功,又让幼儿的能力得到挑战。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搭配,激发他们的探索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 张丽霞:在活动中,不仅能促进幼儿不同体能的发展,同时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孩子们通过自己操作、自由组合、创造性地使用玩具,探索出了多种玩法,感受了运动、合作的乐趣。同时体验了合作、游戏的快乐,发展了走、跑、跳、平衡、投掷等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使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王万平:幼儿自主探索出生动有趣的“赶小猪”、“搭天塔”、“好玩的保龄球”、“愤怒的小鸟”、“风车接力赛”、“青蛙过河”、“好玩的高跷”、“看谁的力气大”、“小小解放军”、“好玩的多米诺骨牌”、“百变鱼贯”等小游戏……不断变化着的器械能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积极性更高、兴趣更大。 刘炎儒:经过实践研究,户外体育材料激发了孩子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游戏、运动中,为幼儿的交往、交流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每个游戏的活动设计都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充满童趣、情趣、乐趣。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了情景性游戏内容,激发他们对运动的兴趣。户外活动最终目的是让幼儿机体得到锻炼,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提高。在这些游戏活动中注意了强度和密度的协调,遵循了“低强度、高密度”的原则。走、跑、跳、钻、怕、平衡、投掷均得到发展。幼儿之间的合作游戏、互动竞赛、相互商讨、协商解决问题等促使幼儿的社会性行为得到一定发展。而教师适宜地以角色进入游戏,通过游戏情节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游戏中,大胆鼓励幼儿在活动后自主收放材料,充分发挥图标的作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游戏规则与生活习惯,提高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沈一飞:清新雅致的户外环境,自主生成的游戏课程,精彩生动的活动内容……幼儿园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着儿童活动的魅力。在老师的“放手”下,孩子们灵动释放!在户外活动中,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氛围中得到了体能发展。教师们能利用废旧材料自制玩具从玩到制,从制到玩,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极大地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落实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纲要》精神,使孩子们在玩中快乐中成长,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